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丽水清风>>莲花灯>>家风家训

【浙丽·家风家训】耕读崇学篇

庆元大济村吴氏家族:诗书传家 文章济世

发布日期:2018-01-19 来源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大济进士村位于庆元县松源街道,这个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至宋理宗宝四年(1256)的230多年间,陆续出现了25位进士及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100余人,而明代再添1名进士后,总共26名进士让大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进士村”。

 

  大济这样一个小村子,写就了“诗书传家,文章济世”的神话。“一门双进士”、“四人同科”的骄人成绩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诗书传家,一村出26名进士

 

  从庆元县客运车站出发,10分钟不到,我们便驱车来到了大济村。刚一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林立洋房包围中的明清古民居群,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进士村的秘密就藏在其间。

    

  穿过一座十分别致的小桥时,向导说这是双门桥。此桥长11.15米,宽4.35米,是我国现存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木拱廊桥之一,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早了100多年。

 

  对于大济村而言,双门桥可是一座激励村民崇学的“标杆桥”——大济的吴和吴毂哥俩分别于宋天圣二年(1024)和宋景佑元年(1034)同登进士,十年内伯仲双双雁塔题名,这可是一件非常牛的事情。而哥俩同登进士后,皇上特别恩准,村里人这才在临清桥的两端各建造了一座木牌坊,取“双桂连坊”,寓意“一门双进士”,而临清桥则改名为“双门桥”。如今,不管是哪位游客来到大济,导游都会向他们介绍这座桥的故事。

 

 

 

    话说这哥俩的成功,和他们的老爹有很大关系。他们的老爹,也就是大济吴氏肇基始祖——吴崇煦,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此人于宋景德元年(1004)天马山南麓开发村子,当时因当地盛产椤木,所以土名叫“椤源”,之后吴崇煦给改了名,这才叫“大济”。这位“土地开发商”之所以给取了这么一个村名,是想子孙有经邦济世之才,而他也不光是想想,还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了。吴崇煦非常崇尚诗书传家,尊师重教,曾不惜重金创办了“豹隐洞书屋”,请来了名师教导四子攻读应试文章。

 

  老爹教子有方,老师学历够高,再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哥俩的成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他们的成功无疑给后人树立了榜样。一边听着他们的故事,一边漫步于双门桥上,我的脑海里都能浮现出当年吴氏子孙经过此桥时,暗自决心勤学的场景。与其说它是一座桥,我更愿意把它想象成一条“流水线”——上桥学子,下桥进士。立志成才者一个个从桥上走过,加一点叫榜样的“佐料”,就被“生产”出来了。

 

  在大济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吴复鹏的家中保留着大济最古老的家谱,上头的一字一句记录了大济崇学重文的千年传承。吴复鹏说,从宋仁宗天佑二年(1024)到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230多年间,大济村先后产生进士25名,加之明代的1名,这一来,村中就有26名进士,而庆元全县出的进士也就是31名。此外,大济尚有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100余人。

 

  在这26名进士中,除了“一门双进士”外,还有“兄弟同榜”、“舅甥同登金榜”、“尚有四人同科”等等,一时传为美谈。

 

  

 

  而大济走出的进士们,可谓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除了文学上著述颇丰的吴、吴毂、吴彦申、吴已巳、吴松龙等人外,还有阐发经义、以捍儒宗自任的吴畀、吴翊兄弟,使金不畏鼎镬、以节概自许的吴枢等人。

 

  学风兴盛,吸引朱熹、王阳明等大儒前来讲学

 

  登进士,就等于是进入了社会的精英阶层,而那么多人登进士,他们的“产地”也就自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于是,朱熹、王阳明等一代儒学大师便来到了村中讲学。大济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人文气派,与此有很大关系。

 

  2004年,考古学家在大济发现一扇朱熹撰写的中堂屏风,字迹为:“脱去凡近以游高明,勿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志,勿为终身之谋而有天下之虑,勿求人知而求天知,勿求同俗而求同理。”意思是:脱离凡俗那些人,去结交有识之士。不要做小儿女的姿态,要追求成大器。不单单为了自己的一生而谋划,更要有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志向。不为此生而营营苟苟,要考虑身后的清名。做事不求人们的认可,要心存敬畏,不盲目追求一致,要追求真理。

 

  据史料记载,朱熹的父亲曾在与庆元一山之隔的福建松溪当县令,年轻时期的朱熹就被大济“诗书传家,文章济世”的家训所吸引,曾到此地讲学一年。

 

  明朝时,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也曾到大济讲学,在村里还留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游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遗墨。

 

  清康熙六年(1667),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的大儒陆陇其到庆元拜访恩师时,曾慕名到过大济,在大济的“日涉园”讲学三年。据史料记载,“日涉园”是当时为文人墨客聚会与吴氏子弟读书之用,是“耕读传家、以经为学”的典型之作。在大济村,至今还保存着陆陇其留下的《书济川中宅祠堂四箴》手书,为里人相传诵,而后播撒庆元乡间。

 

  《四箴》为北宋理学大师程颐所撰,是对孔子“非礼毋视,非礼毋听,非礼毋言,非礼毋动”这“四毋说”的进一步阐发,内容包括视、听、言、动等,有父子箴、兄弟箴、夫妇箴、朋友箴各五言八句四十字。对于大济村民来说,   《四箴》与他们所秉持的“诗书传家,文章济世”家训是一脉相承的。

 

  不过可惜的是“日涉园”今已被毁,只能看到旧址了。

 

  一位位大师的到来,他们在大济授业、传道、解惑,也进一步激发了大济学人心怀天下、诗文传家、兼容并蓄、进退自如的人生价值观。

 

  传承文脉,孔子圣像“避居”大济

 

  大济村的清代建筑“慎修堂”,是道光年间的国学生吴国钧所建,这里也是孔子第74代孙、孔子南宗奉祀官孔繁豪的故居。抗战期间,他曾带着孔子夫妇圣像在此居住过。据记载,此孔子夫妇圣像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所雕,是中国历代中国学人的精神偶像,也是珍贵的国宝。

 

  南宋建炎二年(1128),孔子48世嫡长孙孔端友夫妇背负孔子夫妇楷木雕像南渡,朝廷赐地居浙江衢州,并修建衢州孔庙。由此,孔氏家族分南北两宗,北宗以山东曲阜为祭祀地,南宗以浙江衢州为祭祀地。1939年,日寇步步进逼,为保护孔子夫妇圣像,国民政府电令孔子南宗74代奉祀官孔繁豪恭护孔子夫妇圣像向浙西南山区转移。194010月,孔繁豪恭护孔子夫妇圣像来到大济村,暂设奉祀官府于“慎修堂”。

 

  孔繁豪为何选择大济作为避难之所?除偏僻、幽静之外,或许大济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据当地老人回忆,孔繁豪身材魁梧、广颐高颧、温文少语,很有一种儒雅的气质。孔繁豪先生身边除了其妻子和一个仆人外,还在当地雇请了两个职员帮忙料理杂务。孔子夫妇的圣像置于一个有一面玻璃的木龛内,陈列室则门不离锁,只有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外人方可观瞻。1941年孔子的诞辰纪念日——农历八月十七日,庆元文庙举行“秋祭大典”,孔繁豪才从大济护送圣像到县城置于大成殿上,亲自主祭。祭典因祭器难求,礼仪从简,但因有圣像和奉祀官,场面显得十分庄严隆重,城内宿儒名流均参加祭礼。祭后,孔子圣像还被恭护着绕城游行,盛况空前,观者如堵。

 

  但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争的阴霾,背井离乡的愁绪,使孔繁豪忧劳成疾,终于194410月抱病身亡,享年54岁。时任庆元县县长吴醒耶亲自到大济奉祀官府,为其举行公祭仪式。因其膝下无子,孔繁豪逝世后,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习俗,其弟孔繁英的长子孔祥楷,被册封为孔子南宗75代奉祀官。

 

 

  奉祀官孔繁豪负圣像辗转浙南龙泉、庆元,将圣像供奉于庆元大济村慎修堂。

 

  孔繁豪作为孔子的一代传人,对其安魂入土的事在没有征得其后裔意见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和群众都不敢擅作主张。后有一次,孔繁豪的弟弟孔繁英来到大济,但也是十分匆忙,只带走了孔子夫妇的圣像,并安置于衢州的孔庙内。但他并没有带走弟弟的骨灰,人们年复一年地期待着孔氏家族的后人前来料理孔繁豪的安葬事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事却如断线的风筝,杳无音讯。

 

  由于停厝孔繁豪的灵柩的房子年久失修,终致倒塌,棺木也日渐风化腐烂。1978年,才由大济村民按照当地习俗将孔繁豪的骨灰埋葬于大济村的仙宫山麓。

 

  如今,孔繁豪的故居慎修堂犹在,墓犹在,而崇学尚学之风也在大济延续下来。

 

  穿村过桥,体验崇学之风骨

 

  大济村路路有典故,桥桥有传说,处处有故事。“诗书传家、文章济世”的家风家训文化也在村中各个古民居中体现出来。

 

  出慎修堂,我们转到“迎旨门”。“迎旨门”原是为迎接朝廷官员和衣锦还乡的大济仕子而建的。路面由宋代烧制的“香糕砖”铺就而成,砖块因砖面窄小状似香糕而得名,整齐地排列成“人”字形,堆砌紧密,美观而牢固,保存数百年,至今依然完好。

 

  村内漫步,穿梭于明代民居聿新堂、世德堂、挹清楼,清代民居达德堂……每个大门保存有砖或石刻匾额,文字有:延陵世泽、延陵旧家、恩迎北阙等。随处可见的匾牌、石刻,都写着大济人对“书”、对“礼”、对“德”的推崇。

 

  

 

  大济历代学子以读书为业,这得益于大济的“书田”制度。据记载,大济第28代孙吴道揆运用“书田”来奖励品学兼优的人才,以保证世代书香继世。

 

  大济读书之家,纵使富豪也不蓄养童仆,家有菜园,则雇他人种些蔬菜,没有菜园则到市场上买。在农闲时节,子弟大多外出游学,结交朋友。农忙时节,游学在外的子弟就会回乡,亲身参加生产劳动。

 

  老先生吴守全还给我们讲了吴存恕的故事。吴存恕(1578-1642),字推甫,号心印。他的父亲名叫吴述,是明代中期大济著名儒士,一生宦游各地,退休回到家乡,杜门谢客,以诗文自娱。家庭产业全部交给存恕经营。存恕管理得法,经营有道,深得父母赞赏。吴述死后,存恕的母亲陈氏对他说:“你家这一支已经很久没有人做官了。你父亲以岁荐入官,虽然不足以光宗耀祖,为乡里添彩,但是,吴家的诗书之运就是从你父亲开始才发达起来的,你不要轻易放弃父亲辛辛苦苦奠定的基业呀!”存恕遵从母亲的教诲,闭户潜修,不避寒暑。

 

  后来,存恕取入县学,成为一名庠生。存恕专心攻读儒家经典,不为外界所干扰,没有几年便学问大进,成为远近闻名的硕学大儒。

 

  这一崇学之风也在大济外出官员的从政之道上体现出来。吴庸(约1046-1106年),字邦献,登熙宁丙辰进士。吴庸为官,政绩超卓,重视教育。在任崇德县令期间,修孔庙,办镇学,“倡聚学者,择经师教之”,当地读书之风蔚然勃兴,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

 

  采访当天,我们在村里闲逛,刚巧碰到一个小男孩,他是大济小学的学生,他告诉我们,大济的名人、建筑、历史都是老师课堂上必讲的内容,他们也都必须知道。“我的偶像就是祠堂里的画像上的进士们,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名留青史。”男孩说道。

 

  在大济村文化礼堂的励志榜上,我们也看到了上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成功的企业家、造廊桥的专家……他们,在延续着大济的千年文风,践行着“诗书传家,文章济世”的家训,“经邦济世”的理想依旧在传承!(吴卫萍李倩)


分享到: